北京市进口钢质门品牌的聚集地,中粮广场一向是进口钢质门品牌的标杆,因此,在钢质门业界中也有“买洋到中粮”的说法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进口钢质门品牌进入了国内,中粮广场的业界地位却在此时反而下降了,许多大品牌撤场、空置店铺现在已成了现在大多数钢质门卖场的“自然”现象,这也让中粮广场境地十分艰难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欣赏更多钢质门图片
冷清的中粮广场
在北京,一说到买进口钢质门,人们首先会想到长安街上的中粮广场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,中粮广场就成为“进口钢质门集散地”的代名词,然而,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。以家之尊为代表,进口钢质门品牌的集聚地正在转移,而中粮广场不得不面对着市场分流,与此同时,其本身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。
7月19日,医贝尔走访了位于长安街畔、二环内地理位置绝佳的中粮广场,虽然是,但在商场内部的消费者并不多。除了一层餐饮、美容、服装等业态吸引人流较多外,其余楼层人流量几乎可以数得过来。
医贝尔细数了其商场导购图,发现总共有不到40家品牌开店营业。从商场地下三层到三层,几乎每一层都出现了店面空置的情况。有的标明了正在装修的字样,有的则将外立面全部封闭,从门缝望进去,里面空空如也。从品牌布局来看,这里除了钢质门品牌,还有餐饮、美容、服装、超市等多个店面,零星地分布在地下三层至一层。
相关资料显示,中粮广场开发商为北京中粮广场发展有限公司,建于1996年,分为写字楼、购物中心两大部分,其中购物中心分布于地下三层至五层,医贝尔在现场发现,四层、五层已经被封闭,实际开放区域为地下三层至三层。
没落的“”
据睿意德执行董事王玉珂回忆,中粮广场自开盘起,便定位于购物中心,采用场地全租赁的经营模式。但是由于经营不善,从1996年到2000 年,中粮广场的商户更换频繁,经历了人流不旺、租金下滑等问题。在开业之初,并未将家具钢质门品牌定位为主营业务,只有一家“蓬安迪家具花园”进驻。然而,伴随着其他业态的经营不济,进口钢质门品牌纷纷落户于此。2001年,中粮广场重新调整其购物中心定位,将时尚家具和钢质门饰品作为主题,确定主营方向。
调整后的定位让中粮广场一度非常成功,在北京钢质门领域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。在2006年以前,这里汇集了家具、橱柜、地板、钢质门及钢质门用品品牌前来落户。资料显示,在2006年前后,中粮广场购物中心拥有国际家具品牌20多个,中粮国际家具品牌曾占据家具总品牌的50%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内档次高的家具钢质门进口品牌荟萃之地。
然而市场情况并非一帆风顺。2006年,北四环大厦的正式开业,其国际家具馆便吸引了罗奇堡、写意空间、非常家等,市场竞争与分流从此开始。虽然品牌都将家旗舰店开在中粮广场,也并未在别处开店时急于撤出,但中粮广场的地位开始受到。
某业内人士告诉医贝尔,中粮广场作为钢质门品牌的聚集地,其硬件设施的不匹配开始显现。虽然地处位置绝佳,但驾车交通并不便利,尤其由东至西,需要绕行才可接近;停车位的紧张成为限制客流的重要因素;经过十年时间,其内部装修风格也稍显陈旧;主要的是,较矮的层高以及每层不太大的面积,已经不能满足钢质门品牌展示产品的空间需求。